我国再生资源行业现状简析
在双碳政策的指引下,我国钢铁行业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,除了冶炼工艺的升级,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循环利用都是重要的降碳方向。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再生资源行业,通过从“资源-产品-再生资源“的流程,以其“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”的特点,完美契合了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;同时,我国再生资源市场广阔,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也是助力双碳战略的保障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废钢铁、废有色金属、废塑料、废纸、废轮胎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、报废机动车、废旧纺织品、废玻璃、废电池(铅酸电池除外)十个再生资源品种回收总量约为3.76亿吨,年同比增加1.5%;废钢铁依旧是回收量最高的品种,占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%以上。但十个再生资源品种的回收总额年同比却减少了1.2%,总额约为1.30亿元;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各行业出现了供需失衡、利润缩水的困境,尤其钢铁行业整体需求萎靡,再生资源回收量占比最大的废钢铁行业受到较大的影响,价格频繁波动,行业内卷严重,企业经营难度越来越大,可以说再生资源市场整体面临较大的挑战。
因此,伴随着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,再生资源行业同样需要产业升级;结合当前市场的情况,再生资源行业已呈现出以下变化:
1、龙头企业将逐步引领市场。近期,在中央政府的重要指示下,在资源循环方面成立了专门的中央企业——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,未来将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,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,并购重组行业优秀企业,提高国内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,为“两新”政策形成助力,加速行业规模化、规范化的发展,足可见国家对再生资源行业的重视。
2、回收加工、拆解产能逐步增加。除部分行业外,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多数具有进入门槛低的特点;以报废机动车拆解及废钢铁回收加工为例,截止2023年底,具备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数量已攀升至1453家(较2019年增长92.45%),工信部正式公告的废钢铁回收加工准入企业已达到825家(较2019年增长117.68%),回收加工及拆解产能呈现出持续增加态势。
3、市场集中度较差的状态或将得到有效改善。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,细分行业多数处于中小企业众多、市场格局分散的状态;一方面,规模化程度偏低、集中度不够导致企业回收能力减弱、加工成本上升,竞争力下降,另一方面,导致再生资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一定程度上对行业发展形成阻碍和扰动,而且对于低附加值的再生资源形成浪费,其整体回收利用率偏低,难以形成有效的循环利用。但随着中资环的成立,以及正规企业产能的逐步增长,后续市场集中度或将得到有效的提升。
4、非法拆解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。当前再生资源行业存在大量的个体回收户、黄牛,与正规企业相比,不需要企业经营成本,不承担环保及税收成本,在回收过程中以较高价格的优势扰乱市场,且私自拆解、非法倒卖的现象屡禁不止,形成了行业内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情况。这在报废机动车、废旧电器拆解行业中尤为常见。但2024年相关部门已就非法拆解问题加强了监管与打击,比如“佛山两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被罚近20万”以及“8·11东海报废车黑产”整治事件。
5、行业标准化已提上日程。由于再生资源行业的特殊性,多数产品缺乏可落地的行业标准,没有行业认可的统一标准,就减弱了很多产品的资源流通性,限制了企业的操作空间,同时也增加了部分企业投机取巧的可能性,恶意掺假的现象在再生资源行业内并不少见。针对这一现象,有消息指出相关部门已经在加快进行标准化的制定,未来行业标准化程度将得到提升。
6、税收政策有待于逐步落地。再生资源行业对税收政策的依赖性较强,但行业内税收政策不统一、源头开票难、无税交易等税收乱象较多。2024年,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“反向开票”有关事项的公告》(2024 年第 5 号)及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》(国令第783号);对再生资源行业来说,783号文件解决了业内税收政策不统一的问题,而“反向开票”政策结合财税40号文可以有效的解决“第一张发票”的难点,并理清行业的回收流程,形成 “散户-回收站/分拣中心-加工/拆解企业”的回收加工模式。但再生资源行业监管难度较大,政策推进速度相对较慢,不过,据了解,当前各地税收政策仍处于逐步推进的状态中,后续政策有望全面落地。
因此,目前再生资源行业虽仍处于艰难求生的局面中,但随着“双碳”政策的持续推进,加上龙头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,我国再生资源行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的通道,国内资源循环利用的格局或将有效形成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废钢铁、废有色金属、废塑料、废纸、废轮胎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、报废机动车、废旧纺织品、废玻璃、废电池(铅酸电池除外)十个再生资源品种回收总量约为3.76亿吨,年同比增加1.5%;废钢铁依旧是回收量最高的品种,占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%以上。但十个再生资源品种的回收总额年同比却减少了1.2%,总额约为1.30亿元;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各行业出现了供需失衡、利润缩水的困境,尤其钢铁行业整体需求萎靡,再生资源回收量占比最大的废钢铁行业受到较大的影响,价格频繁波动,行业内卷严重,企业经营难度越来越大,可以说再生资源市场整体面临较大的挑战。
因此,伴随着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,再生资源行业同样需要产业升级;结合当前市场的情况,再生资源行业已呈现出以下变化:
1、龙头企业将逐步引领市场。近期,在中央政府的重要指示下,在资源循环方面成立了专门的中央企业——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,未来将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,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,并购重组行业优秀企业,提高国内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,为“两新”政策形成助力,加速行业规模化、规范化的发展,足可见国家对再生资源行业的重视。
2、回收加工、拆解产能逐步增加。除部分行业外,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多数具有进入门槛低的特点;以报废机动车拆解及废钢铁回收加工为例,截止2023年底,具备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数量已攀升至1453家(较2019年增长92.45%),工信部正式公告的废钢铁回收加工准入企业已达到825家(较2019年增长117.68%),回收加工及拆解产能呈现出持续增加态势。
3、市场集中度较差的状态或将得到有效改善。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,细分行业多数处于中小企业众多、市场格局分散的状态;一方面,规模化程度偏低、集中度不够导致企业回收能力减弱、加工成本上升,竞争力下降,另一方面,导致再生资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一定程度上对行业发展形成阻碍和扰动,而且对于低附加值的再生资源形成浪费,其整体回收利用率偏低,难以形成有效的循环利用。但随着中资环的成立,以及正规企业产能的逐步增长,后续市场集中度或将得到有效的提升。
4、非法拆解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。当前再生资源行业存在大量的个体回收户、黄牛,与正规企业相比,不需要企业经营成本,不承担环保及税收成本,在回收过程中以较高价格的优势扰乱市场,且私自拆解、非法倒卖的现象屡禁不止,形成了行业内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情况。这在报废机动车、废旧电器拆解行业中尤为常见。但2024年相关部门已就非法拆解问题加强了监管与打击,比如“佛山两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被罚近20万”以及“8·11东海报废车黑产”整治事件。
5、行业标准化已提上日程。由于再生资源行业的特殊性,多数产品缺乏可落地的行业标准,没有行业认可的统一标准,就减弱了很多产品的资源流通性,限制了企业的操作空间,同时也增加了部分企业投机取巧的可能性,恶意掺假的现象在再生资源行业内并不少见。针对这一现象,有消息指出相关部门已经在加快进行标准化的制定,未来行业标准化程度将得到提升。
6、税收政策有待于逐步落地。再生资源行业对税收政策的依赖性较强,但行业内税收政策不统一、源头开票难、无税交易等税收乱象较多。2024年,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“反向开票”有关事项的公告》(2024 年第 5 号)及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》(国令第783号);对再生资源行业来说,783号文件解决了业内税收政策不统一的问题,而“反向开票”政策结合财税40号文可以有效的解决“第一张发票”的难点,并理清行业的回收流程,形成 “散户-回收站/分拣中心-加工/拆解企业”的回收加工模式。但再生资源行业监管难度较大,政策推进速度相对较慢,不过,据了解,当前各地税收政策仍处于逐步推进的状态中,后续政策有望全面落地。
因此,目前再生资源行业虽仍处于艰难求生的局面中,但随着“双碳”政策的持续推进,加上龙头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,我国再生资源行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的通道,国内资源循环利用的格局或将有效形成。
延伸阅读: